题目内容(试题来至安考100分)

【判断题】 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1. A、正确
  2. B、错误
参考答案:A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该判断题的表述是**正确**的。 **依据和说明:** 1. **具体条款:**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 > “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事故发生单位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三)**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四)**转移、隐匿资金、财产,或者销毁有关证据、资料的**;(五)**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六)**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七)**事故发生后逃匿的**。” 2. **对应关系:** 题目中的表述“**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正是对上述禁止性行为(特别是第五项“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正面要求和具体化。它明确了事故单位相关人员在此期间的法律义务: * **不得擅离职守:** 要求相关人员必须留在岗位或指定地点,保证能够配合调查,避免出现“逃匿”(第七项)或变相拒绝调查的情况。 * **随时接受询问:** 要求相关人员必须积极响应调查组的调查要求,不得“拒绝接受调查”(第五项)。 * **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要求提供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得“谎报”(第二项)、“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第五项)或“作伪证”(第六项)。 3. **立法目的:** 这些规定的核心目的是**确保事故调查能够顺利进行**,及时、准确地查明事故原因、认定事故性质和责任,防止证据灭失、人员逃匿或串供,为后续处理和预防类似事故提供可靠依据。 **结论:** 题目陈述的内容完全符合《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十六条的精神和要求,是对事故单位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法定义务的准确描述。因此,该判断题应选择**正确**。【参考解析】

你可能需要的试题

1. 【判断题】 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分类,B类火灾是仅指可熔化固体物质的火灾。

  1. A、正确
  2. B、错误

2. 【判断题】 易燃气体是在20℃和101.3kPa标准压力下,与空气有易燃范围的气体。氢气不属于易燃气体。

  1. A、正确
  2. B、错误

3. 【判断题】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规定,新建化工企业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应当在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通过后1个月内提出。

  1. A、正确
  2. B、错误

4. 【判断题】 当电流直接作用于人体或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量)作用于人体时,人体都将受到不同形式的伤害。

  1. A、正确
  2. B、错误

5. 【判断题】 电气事故往往伴随着危害和损失,严重的电气事故不仅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同时,由于电气事故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因而电气事故往往会伴随着二次事故的发生,使事故的危害更加严重。

  1. A、正确
  2. B、错误

安考100分

拍照搜题更方便

  • 拍照搜题
  • 拉新好礼
  • 顺序练题
  • 模拟考试
安考100分小程序

试题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