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技能鉴定
- 消防设施操作员
- 消防设施操作员中级(监控)
邀请朋友注册送30天免费练题VIP。
最新试题
- 1、 燃烧产物的危害性主要有毒性和减光性。()
- 2、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 3、 有些固体发生表面燃烧,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但是没有火焰产生,这种燃烧称为有焰燃烧。()
- 4、 引火源也称点火源,是使物质开始燃烧的热源(能源)。()
- 5、 具备了燃烧的必要条件,意味着燃烧必然发生。()
- 6、 自燃就是可燃物在空气中外部火源的作用,靠外热而发生的燃烧现象。()
- 7、 一些活泼物质,如碱金属、锌粉等,遇水或潮湿空气中的水分便会发生水解反应,产生可燃气体并释放热量,引起自燃。
- 8、 物理爆炸是指由于物质在瞬间急剧氧化或分解导致温度、压力增加或二者同时增加而形成的爆炸现象()
- 9、 一般来说爆炸下限越高或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可燃物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就越大。()
- 10、 能引起爆炸混合物起爆的最小能量称为最小点火能量,低于该能量,混合物就不能发生爆炸。()
- 11、 易燃或可燃液体在闪燃温度下蒸发的速度较快,蒸气仅能维持一刹那的燃烧,无法维持稳定的燃烧,因而一闪即灭。()
- 12、 重质石油产品中含有水分且黏度较大,燃烧过程中产生热波向液体深层运动,水受热气化不易挥发,形成膨胀气体使液面沸腾,沸腾的水蒸气带着有燃烧的油向空中飞溅,这种现象称为喷溅。()
- 13、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气体氧化剂互相扩散、燃烧的现象,称为扩散燃烧。()
- 14、 由燃烧或热解作用而产生的燃气和气体称为燃烧产物。()
- 15、 可燃物的自燃点是固定不变的。
- 16、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引火源使用可燃物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
- 17、 可燃物的自燃点越高,发生自燃的危险性就越大。()
- 18、 重质油品储罐的下部有水垫层时,发生火灾后可能会产生喷溅燃烧。( )
- 19、 只有与空气中的氧起燃烧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
- 20、 用气系统产生负压“回火”或漏气未被发现而动火容易发生扩散燃烧,极易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事故。()
- 21、 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爆炸性混合物的起爆最小点火能量称为最低引爆能量。爆炸性混合物的最低引爆能量越大,其燃爆危险性就越大。()
- 22、 在周围介质中瞬间形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通常伴有强烈放热、发光和声响的现象,称为爆轰()
- 23、 不同的可燃物有不同的自燃点,通常中可燃物在不同的条件下自燃点不会发生变化。()
- 24、 固体可燃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阴燃后,则不会再出现有焰燃烧现象。()
- 25、 燃烧只能在空气(氧)存在时才能发生,在其他氧化剂中不能发生()
- 26、 自燃性物质处于闷热、潮湿的环境中,经过发热、积(蓄)热、升温等过程,由于体系内部产生的热量大于向外部散失的热量,在无任何外来火源作用的情况下最终发生自燃。( )
- 27、 爆炸极限范围越大,爆炸下限越高,爆炸上限越低,爆炸危险性就越大。( )
- 28、 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热源,统称为引火源。( )
- 29、 某一空间内,可燃物的表面部分卷入燃烧的瞬变过程,称为轰燃。 ( )
- 30、 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闪点越高,火灾危险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