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试题来至安考100分)

【判断题】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接头经过固溶处理后,即使再在危险温度区工作,也不会产生晶间腐蚀了。( )

  1. A、正确
  2. B、错误
参考答案:B

### 判断题分析: **题目:**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接头经过固溶处理后,即使再在危险温度区工作,也不会产生晶间腐蚀了。( ) **选项:** 正确 / 错误 **答案:错误** ### 详细解释: 1. **晶间腐蚀的机理:** - 奥氏体不锈钢(如304、316等)在焊接或热处理过程中,如果暴露于**危险温度区(450°C~850°C)**,碳化铬(如Cr₂₃C₆)会在晶界析出,导致晶界附近铬含量降低(贫铬区),从而引发晶间腐蚀。这是一种常见的腐蚀形式,会显著降低材料的耐腐蚀性。 2. **固溶处理的作用:** - 固溶处理是将不锈钢加热到高温(约1050°C~1100°C),使碳化铬溶解到奥氏体基体中,然后快速冷却(如水淬),以恢复材料的均匀固溶状态。这可以**消除焊接或先前热处理造成的敏化(即碳化铬析出)**,从而修复已有的晶间腐蚀敏感性。 - **但固溶处理并不能改变材料的本质行为**:如果材料在固溶处理后**再次暴露于危险温度区**,碳化铬会重新析出,导致晶间腐蚀再次发生。 3. **题目陈述的错误点:** - 题目声称“即使再在危险温度区工作,也不会产生晶间腐蚀”,这过于绝对。固溶处理只能**暂时消除**敏化状态,而**不能永久防止**未来在危险温度下的敏化。 - 实际工程中,奥氏体不锈钢在危险温度区长期工作时,仍会逐渐发生敏化。例如: - 焊接接头固溶处理后,如果在服役中操作温度处于450°C~850°C范围(如高温管道、反应容器等),晶间腐蚀风险依然存在。 - 防止晶间腐蚀的根本方法是:使用低碳奥氏体不锈钢(如304L)、添加稳定化元素(如钛或铌,如321或347不锈钢),或避免在危险温度区长期工作。固溶处理仅是一种修复手段,而非预防措施。 4. **结论:** - 固溶处理可以修复焊接接头的初始敏化,但无法保证后续在危险温度区工作时不产生晶间腐蚀。因此,题目的陈述是错误的。 **答案:错误**【参考解析】

你可能需要的试题

1. 【判断题】 冷裂纹是焊接低碳钢、奥氏体不锈钢时常见的裂纹。( )

  1. A、正确
  2. B、错误

2. 【判断题】 有延迟裂纹倾向的高强钢,返修后可立即做无损检测。( )

  1. A、正确
  2. B、错误

3. 【判断题】 珠光体耐热钢的铬是用来提高钢的高温强度;钼是提高钢的高温抗氧化性。( )

  1. A、正确
  2. B、错误

4. 【判断题】 低温钢焊接时主要是保证焊接接头的塑性。( )

  1. A、正确
  2. B、错误

5. 【判断题】 奥氏体不锈钢的冷裂倾向小。( )

  1. A、正确
  2. B、错误

安考100分

拍照搜题更方便

  • 拍照搜题
  • 拉新好礼
  • 顺序练题
  • 模拟考试
安考100分小程序

试题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