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竞赛
- 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
- 第六届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
邀请朋友注册送30天免费练题VIP。
最新试题
- 1、 县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张某、王某到某煤矿企业检查,发现某工作面瓦斯超作业,张某、王某与企业负责人关系甚好,对瓦斯超限作业未进行处理。两天后,煤矿该工作面瓦斯超限爆炸造成5人死亡。张某、王某涉嫌构成的罪名是()。
- 2、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生产、储存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发现剧再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丢失或者被盗的应当立即向当地()报告。
- 3、 明知是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而进行传播的,应当受到行政处罚。()
- 4、 因突发事件被征用的财产在使用完毕或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无需再返还。()
- 5、 张某在担任某煤矿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期间,下属煤矿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张某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张某从业资格的说法,正确的是()。
- 6、 根据《宪法》,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以上的多数通过。
- 7、 依托消防机构、大型企业、工业园区等应急救援力量,加强矿山和危险化学品等应急救援基地和队伍建设。( )
- 8、 根据《行政强制法》,行政强制执行由法律设定。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
- 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
- 10、 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企业所在地()负责核发《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证》。
- 11、 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企业所在地()负责核发《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证》。
- 12、 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企业所在地()负责核发《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证》。
- 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关于工资保障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关于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15、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关于事故报告的说法,正确的是()。
- 1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说法,正确的是()。
- 1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 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有异议,诊断、鉴定机构应当提请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 ( ) 日内对存在异议的资料或者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作出判定。
- 1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 突发自然灾害分为特别重大、重大、一般重大和较大四级 。 ( )
- 1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需要建立单位专职消防队的单位是 ( ) 。
- 2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有关人民政府和部门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和经济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必要时应予以澄清。()
- 2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的()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 22、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从事剧毒化学品经营的企业,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提出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申请。()
- 2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某市的防震减灾规划因震情形势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确需修改,应当按照()报送审批。
- 2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关于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
-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适用于地质灾害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
- 26、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生产、储存他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其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 27、 生产经营单位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及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 28、 生产经营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被责令改正且受到罚款处罚,拒不改正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自作出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 2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有关地区进入()
- 3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