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用题库
- 安全生产合格证
- 主要负责人
- 金属冶炼-钢冶炼负责人
- 新训
-
邀请朋友注册送30天免费练题VIP。
最新试题
- 1、 压力容器爆炸分为物理爆炸现象和化学爆炸现象。
- 2、 精炼炉在检修过程中,拆卸或更换油管、蒸汽管及氧化还原金属软管时,必须关闭相应管路上的手动阀或调节阀,并确认管道中的介质已卸压。
- 3、 精炼炉浇铸过程中若需处理粘模,无需停止浇铸设备。
- 4、 厂区主要煤气管道应标有明显的煤气流向和种类的标志。
- 5、 在冶金炉窑周围必须定置摆放(),防止火灾发生。
- 6、 特级高处作业的《高处作业安全证》应()。
- 7、 安全电压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不危及生命安全的电压。我国标准规定的工频安全电压等级有42V、36V、24V、12V和6V(有效值)。不同的用电环境、不同种类的用电设备应选用不同的安全电压。在有触电危险的环境中所使用的手持照明灯电压不得超过()V。
- 8、 某单位购买具有“三证”和“一标志”的安全防护用品,这些物品必须经过()验收,并对其防护功能进行必要的检查后,方可使用。
- 9、 某日16时10分,某厂维修班开始进行连接污油池的污油管线作业。16时20分,钳工甲将带有底阀的污油管线放人污油池内,当时污油池内的油水液面高度为500cm,上面浮有30cm厚的油污。在连接距离液面100cm高的法兰时,由于法兰无法对正而连接不上,班长乙决定采取焊接方式。
17时10分电焊工丙带着电焊机到达现场,由于是油气场所作业,电焊工丙在现场准备好后,去车间办理动火票。17时2分,钳工甲见电焊工丙迟迟没有回.来,又快到下班时间,于是用电焊开始焊接。焊接进行3分钟左右,发生油气爆炸,爆炸将污油池水泥盖板掀翻,污油池着火。钳工甲掉入污油池内死亡。请根据上述场景回答下列问题。该起事故中,爆炸的直接原因是()。
- 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为()。
- 11、 事故责任分析是在事故原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下列原因造成的事故,应负领导责任的是()。
- 12、 2006年9月3日4时10分左右,某钢厂炼钢车间丙班混铁炉平台操作工夏某将流铁槽开进混铁炉,在确认铁水包钩挂牢固后,在混铁炉平台上指挥行车吊铁水包靠近流铁槽,行车工陈某在吊铁水包的过程中,将铁水包底座压在流铁槽上,夏某发现后,指挥行车上升主钩,而陈某误认为要翻兑铁水,上升副钩,造成铁水包西侧龙门钩脱钩,铁水倾翻在混铁炉平台周围,溅下的铁水红渣引燃停放在厂房外10米远的火车头,造成坐在机头内的运输部机车司机周某全身大面积灼烫伤(灼烫面积约为80%)。请根据上述场景回答下列问题。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该起事故的类别是()。
- 13、 ()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14、 铜水包包耳每年应至少进行()探伤检查
- 15、 冶金炉窑烘炉期间,低温阶段脱除的是结合水。
- 16、 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人若站在接地短路回路上,两脚间就受到地面上不同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
- 17、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对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除要求其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等责任外,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为一般事故的,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 18、 铜水包在吊运过程中应时刻关注行走路线上有无障碍物,避免与其他物体碰撞。
- 19、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规定:工贸企业应当对本企业的有限空间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以及()等基本情况,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
- 20、 常规安全检查通常是对人员的行为、作业场所环境条件、生产设备设施等进行的检查。检查结果取决于检查人员的个人经验和能力。为了尽量减少检查人员个人因素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常用的检查方法是()。
- 2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安全生产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构成()。
- 22、 冶金炉窑生产过程中,炉子周围熔体容易喷溅到的区域严禁放易燃易爆物品,如()。
- 23、 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 24、 下列不属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指标基础特征的是()。
- 25、 安全生产标准化PDCA循环中的A是指()。
- 26、 工艺过程中所产生的静电有多种危险,必须采取有效的互相结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进行预防。下列关于预防静电危险的措施中,错误的做法是()。
- 27、 安全生产检查内容中的硬件系统主要是查生产设备、查辅助设施、查安全设施、查()。
- 28、 使用的电气设备按有关安全规程,其外壳应有()防护措施。
- 2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的权利,并应当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 30、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烟气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