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根据题目描述,热轧及正火钢在含C量超过0.3%和含Mn量超过1.6%时,焊接时经常出现裂纹,并且在热轧板上会出现脆性组织。选项包括魏氏体、马氏体、贝氏体和铁素体。 - **魏氏体(Widmanstätten structure)**:是一种针状铁素体或渗碳体组织,通常在钢被加热到过高温度(导致奥氏体晶粒粗大)后以中等速度冷却时形成。这种组织脆性大,常见于热轧过程中冷却不当或焊接热影响区的过热区域。 - **马氏体(Martensite)**:是一种高硬度、高脆性的组织,在快速冷却(如焊接冷却)时形成,尤其在高碳当量钢中易导致焊接冷裂纹。 - **贝氏体(Bainite)**:是一种介于珠光体和马氏体之间的组织,强度和韧性取决于形成温度,但脆性相对较低。 - **铁素体(Ferrite)**:是一种软而韧的组织,通常不会导致脆性问题。 题目中指定了含C量超过0.3%和含Mn量超过1.6%,这增加了钢的淬透性,但问题焦点在于“热轧板上还会出现脆性的组织”。在热轧过程中,如果终轧温度过高或冷却速率不当,尤其是在高C和高Mn条件下,容易形成魏氏体组织。魏氏体由于针状结构导致晶界脆化,增加材料的脆性,这与题目描述的“脆性组织”相符。 虽然焊接时高碳当量钢(C>0.3%和Mn>1.6%)易形成马氏体并导致裂纹,但题目明确指出“在热轧板上”出现脆性组织,这更倾向于热轧过程本身的问题,而非焊接热影响区。热轧板在冷却过程中,中等冷却速度易促进魏氏体形成,而正火处理(加热后空冷)本应消除魏氏体,但如果成分超标(C>0.3%和Mn>1.6%)或正火不充分,魏氏体仍可能残留。 因此,正确答案是**A、魏氏体**。 **解析**: - 选项B(马氏体)主要与焊接快速冷却相关,但题目强调“在热轧板上”,更指向热轧过程。 - 选项C(贝氏体)通常在正火或等温处理中形成,脆性不如魏氏体明显。 - 选项D(铁素体)韧性好,不脆。【参考解析】
用安考100分
拍照搜题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