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试题来至安考100分)
【单选题】
2006年5月25日15时50分左右,某钢厂天车工乔某驾驶加料跨2#天车吊着铁水罐准备给3#转炉兑铁水,为抢时间,在往东开大车的同时挂小钩。在大车行驶至1#转炉北侧,由于操作失误,副钩起升过快,将约一吨左右的铁水倒出,洒在1#转炉东北侧约4m、偏东(以转炉中心线计)约1.5米的钢板上,铁水四溅。这时1#转炉炉前有9人正在补炉作业,4人被飞溅的铁水烫伤。其中1人烫伤较重,经送医院救治初步诊断为:双下肢烫伤面积40%(其中30%为Ⅱ度烧伤,10%为Ⅲ度烧伤),另3人头后部、后背、后腰部轻度烫伤。请根据上述场景回答下列问题。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该起事故的类别是()。
- A、物体打击
- B、灼烫
- C、起重伤害
参考答案:C
你可能需要的试题
1.
【单选题】
锌电积生产过程中,一般用硝酸清洗回用阳极铜棒,那么界定硝酸为重大危险源的临界量是()。
- A、100T
- B、200T
- C、300T
2.
【单选题】
风险控制措施是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 )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 A、可接受
- B、最小的
- C、一定
3.
【单选题】
2015年5月2日,某炼钢总厂四分厂丁班中班,接班1#炉副枪发生故障,安排设备维修总厂驻炼钢总厂四分厂维修作业区电工任某前往维修。根据计划安排,1#炉15︰43加废钢兑铁,15︰49开始吹炼。吹炼过程中,设备维修总厂驻炼钢总厂四分厂维修作业区电工任某通知1#炉副枪可以使用。16︰02,副枪1开始测量。主操童某发现副枪1测量完毕,在967cm高度时未提升(测量结束后应自动提枪),炉长李某立即按照“副枪未提升应急预案”用事故手动提枪,仍无提升反应,于是对讲报告厂调要求电气室采取内控模式提枪,副枪仍无动作。16︰04,李某通过副枪进、出水流量变化判断副枪漏水,立即在电脑上关闭副枪进水电磁阀,将氧枪提至最高点,经现场确认炉内漏水后,向厂调作了报告。四分厂调度室值班主任罗某到电气室,四分厂专检站专检员陈某、设备维修总厂驻炼钢总厂四分厂维修作业区电工任某、杜某三人正在排查副枪提升故障原因。得知故障一时难以排除,罗某返回厂调拿了对讲和安全帽到四楼平台,与设备维修总厂驻炼钢总厂四分厂维修作业区丁班杨某、李某准备用氧枪吊提升副枪。16︰20左右,陈某提出点动试枪,任某点动后,杨某现场观察副枪可动作,便与李某上副枪平台拆卸钢丝绳,拆完后对讲回复,任某开始实施内控提枪。16︰27左右,当副枪提升至16米左右时炉内发生喷爆,造成李某死亡,杨某、罗某二人轻伤。请根据上述场景回答下列问题。此是事故的责任主体单位是()。
- A、四炼钢厂
- B、维修总厂
- C、四炼钢厂和维修总厂
4.
【单选题】
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类型,事故的直接原因主要是由物的不安全状态和()。
- A、人的不安全行为
- B、无操作规程
- C、劳动组织不合理
5.
【单选题】
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 )和特性的过程。
- A、大小
- B、分布
- C、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