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试题来至安考100分)

【单选题】 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加大建筑物安全距离、减少危险物品存放量、设置防护墙等措施,属于应急管理( )阶段所做的工作。

  1. A、响应
  2. B、准备
  3. C、预防
参考答案:C

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是有区别的。对于所提到的加大建筑物安全距离、减少危险物品存放量、设置防护墙等措施,我们可以这样分析: A. **响应**:响应阶段主要关注的是在事件发生后的快速行动,比如组织救援、疏散人员等。这些措施更多是在事件发生之后采取的紧急行动,而不是预防事件发生前的准备。 B. **准备**:准备阶段涉及的是制定应急预案、培训人员、准备应急资源等,为可能的紧急事件做好各项准备。虽然这些措施是预防性的,但它们更多关注的是应急响应能力的建设,而不是直接减少风险。 C. **预防**:预防阶段的目标是减少风险,防止事件的发生。加大建筑物安全距离、减少危险物品存放量、设置防护墙等措施都是直接针对减少事故风险和防止事故发生而采取的。这些措施的目的是在事件发生前消除或减少可能引发事故的因素。 综上所述,加大建筑物安全距离、减少危险物品存放量、设置防护墙等措施属于应急管理的**预防**阶段所做的工作。因此,正确答案是C。【参考解析】

你可能需要的试题

1. 【单选题】 烟头中心温度可达( )℃,它超过了棉、麻、毛织物、纸张、家具等可燃物的燃点,若乱扔烟头接触到这些可燃物,容易引起燃烧,甚至酿成火灾。

  1. A、100-200
  2. B、300-700
  3. C、200-300

2. 【判断题】 某单元中有甲、乙两种危险物质,甲物质的临界量为5t,在单元中实际量为2t;乙物质的临界量为3t,在单元中实际量为2t。由于这两种危险物质均未达到其在标准中规定的临界量,故该单元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1. A、正确
  2. B、错误

3. 【单选题】 “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作为安全生产方面最高法律效力的规定,是出自( )。

  1. A、《劳动法》
  2. B、《安全生产法》
  3. C、《宪法》

4. 【单选题】 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多种类型,事故的直接原因主要是由物的不安全状态和( )导致。

  1. A、无操作规程
  2. B、人的不安全行为
  3. C、对工人培训不到位

5. 【单选题】 依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 )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1. A、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 B、不能胜任工作,仅培训或换岗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 C、患病或负伤,在规定医疗期内的

安考100分

拍照搜题更方便

  • 拍照搜题
  • 拉新好礼
  • 顺序练题
  • 模拟考试
安考100分小程序

试题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