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根据钢材焊后热处理(PWHT)的原理和规范,焊后热处理温度的选择需考虑避免相变、减少残余应力、防止性能下降等因素。以下是对各选项的分析: - **选项A:一般应在A1线以下30~50℃** 正确。A1线是铁碳平衡图中的下临界温度(约727℃),表示奥氏体开始形成的温度。PWHT通常在亚临界温度(A1线以下)进行,以避免奥氏体相变,从而防止产生新的残余应力或变形。对于大多数碳钢和低合金钢,PWHT温度范围一般在600~650℃,低于A1线(约727℃),因此“A1线以下30~50℃”(约677~697℃)是一个合理的通用指导范围。但需注意,具体温度可能因材料而异。 - **选项B:一般应在A1线以上30~50℃** 错误。PWHT不应在A1线以上进行,因为这会进入奥氏体区域,可能导致相变、晶粒长大或产生新的残余应力,违背了PWHT的去应力目的。PWHT通常用于去应力退火,而非重新奥氏体化处理,因此该选项不成立。 - **选项C:对调质钢,应高于调质处理时的回火温度** 正确。调质钢(如淬火+回火处理的钢)在焊后热处理时,温度应高于原调质回火温度。否则,如果PWHT温度低于或等于原回火温度,会导致进一步回火,降低材料的强度和硬度(称为“过度回火”或“回火脆性”)。因此,保持PWHT温度高于原回火温度可避免力学性能恶化。 - **选项D:对异种钢,按合金成分低一侧钢材的A1线选择** 正确。异种钢焊接时,两种钢材的合金成分和A1线温度不同。选择PWHT温度应基于合金成分较低一侧钢材的A1线,因为低合金钢的A1线通常较低,且对高温更敏感。温度过高可能导致低合金钢发生相变或性能下降,而高合金钢一般能承受更高温度。因此,按低一侧钢材的A1线选择更安全,符合工程实践。 ### 正确答案: A、C、D (选项B错误,不应选择。) **总结**: - A选项适用于一般碳钢和低合金钢的PWHT温度选择。 - C选项针对调质钢的特殊要求。 - D选项针对异种钢焊接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应参考具体材料规范(如ASME、ISO或GB标准)以确定精确温度。【参考解析】
用安考100分
拍照搜题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