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试题来至安考100分)

【单选题】 为防止不锈钢晶间腐蚀,在焊接工艺上要求采用小热输入、单道不摆动焊,一般待冷却到( )℃后再焊下一道焊缝。

  1. A、<100
  2. B、100~200
  3. C、200~300
  4. D、350~450
参考答案:A

为防止不锈钢晶间腐蚀,在焊接工艺上要求采用小热输入、单道不摆动焊,以减少热影响区在敏化温度范围(450-850°C)内的停留时间,从而避免碳化铬析出导致的晶界贫铬。关键控制点是层间温度(即焊完一道焊缝后,待工件冷却到一定温度再焊下一道焊缝),以防止前一焊缝的热影响区在焊接下一道时被重新加热到敏化温度范围。 根据焊接实践和相关标准(如ASME和AWS),对于奥氏体不锈钢(如304、316等),层间温度一般应控制在150°C以下,以减少晶间腐蚀风险。选项B(100~200°C)涵盖了150°C这一常见推荐值,符合“一般”情况下的工艺要求。 - 选项A(<100°C)虽更严格,但并非“一般”要求,通常用于高腐蚀环境或特殊场合。 - 选项C(200~300°C)和选项D(350~450°C)温度过高:200~300°C虽低于敏化温度下限,但重新加热时易进入敏化区;350~450°C则直接处于敏化温度范围,会加剧晶间腐蚀风险。 因此,正确答案是B。 \boxed{\text{B}}【参考解析】

你可能需要的试题

1. 【单选题】 钛和铌与碳的亲和力很大,易形成碳化物,所以在铬镍奥氏体不锈钢中加入一定量的钛和铌可以有效的防止焊后产生( )。

  1. A、低熔共晶
  2. B、晶间腐蚀
  3. C、共晶成分
  4. D、应力腐蚀

2. 【单选题】 12Cr1MoV钢,表示钢中的平均含碳量为0.12%,平均含铬量为( )A%。

  1. A、1
  2. B、2
  3. C、3
  4. D、4

3. 【单选题】 焊接耐热钢时,尽可能使焊缝金属的( )与焊件金属相近或相同,以确保焊接接头的高温性能。

  1. A、合金成分
  2. B、力学性能
  3. C、冲击值
  4. D、抗拉强度

4. 【单选题】 低碳钢焊缝含碳量较低,其二次结晶组织主要是铁素体加少量的( )。

  1. A、珠光体
  2. B、贝氏体
  3. C、马氏体
  4. D、魏氏体

5. 【单选题】 碳钢随着钢中含碳量的增加,常温下的强度( )。

  1. A、增高,塑性、韧性也增高,焊接性变好。
  2. B、增高,塑性、韧性降低,焊接性变坏。
  3. C、增高,塑性、韧性增高,焊接性变坏。
  4. D、 降低,塑性、韧性降低,焊接性变好。

安考100分

拍照搜题更方便

  • 拍照搜题
  • 拉新好礼
  • 顺序练题
  • 模拟考试
安考100分小程序

试题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