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考100分
助客兴科技
首页
在线练题
快速搜题
机构入驻
首页
金属冶炼-炼钢管理人员
题库功能
模拟考试
我的试卷
题库练习
我的错题
专题练习
快速搜题
未登录
请登录后继续练题
地区
通用题库
种类
安全生产合格证
作业
安全管理人员
项目
金属冶炼-炼钢管理人员
考试形式
新训
邀请朋友注册
送30天免费练题VIP
。
最新试题
1、
吊运熔融金属的起重机,起升机构应具有正反向接触器故障保护功能,防止制动器失电而电动机仍然通电,导致电动机失速造成重物坠落。()
2、
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规定,企业应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按需发给相应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其他从员人员无须了解。()
3、
主要责任者是指对事故发生起主导作用的人员,即在其责任范围内,对工作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对事故负直接责任的人员。()
4、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必要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5、
危险化学品单位是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其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并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所必需的安全投入。()
6、
企业标准化定级结果应以书面形式告知企业,视情况决定是否公示、公告。()
7、
轨迹交叉理论强调了事故发生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并且提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受到企业管理因素的影响。()
8、
吊运熔融金属的起重机的滑轮应使用铸铁或锻造钢材质。()
9、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10、
依据《刑法》规定,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1、
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企业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建立资金使用专项制度。()
12、
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13、
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规定,企业每年至少应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自评,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14、
汽车起重机在作业时触及高压线引起吊钩及吊物带电,造成作业人员触电死亡,依据《企业职业工伤事故分类标准》规定,该事故属于触电。()
15、
采用氧气助燃时,氧气应在燃烧器出口前与燃料混合,并应在操作控制上确保先点火后供氧(空气助燃时亦应先点火后供风)。()
16、
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的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等内容。()
17、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的安全职责,不包括其他部门和基层员工。()
18、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统计调查制度》规定,按照人员受到的伤害程度,可以分为轻伤、重伤、死亡。()
19、
起重机吊运高温熔融金属,行走机构与起升机构同时动作时,应保持匀速、同步,禁止急停、急走。()
20、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并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21、
冶金企业应当建立安全风险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一名从业人员的安全风险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
22、
安全生产检查具体内容应本着突出重点的原则进行确定。对于危险性大、易发事故、事故危害大的生产系统、部位、装置、设备等应加强检查。()
23、
标准化定级部门发现企业存在承诺不实的,定级相关工作即行终止,5年内不再受理该企业标准化定级申请。()
24、
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吊钩应使用锻造或铸造吊钩,吊钩出现裂纹时,应予以报废。()
25、
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予以关闭的行政处罚,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
26、
依据《立法法》规定,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27、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规定,危及重要场所和设施安全(电站、重要水利设施、危化品库、油气站和车站、码头、港口、机场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等)的事故属于较大涉险事故。()
28、
连铸主平台以下各层,不应设置油罐、气瓶等易燃、易爆品仓库或存放点,连铸平台上漏钢事故波及的区域,不应有水与潮湿物品。()
29、
熔融金属罐车停靠处,应至少设置1个电气联锁式限位开关,轨道端头应设止轮器或车档。()
30、
根据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用
安考100分
拍照搜题更方便
拍照搜题
拉新好礼
顺序练题
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