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用题库
- 安全生产合格证
- 主要负责人
- 金属冶炼(其他有色金属)负责人
- 新训
-
邀请朋友注册送30天免费练题VIP。
最新试题
- 1、 根据有关事故统计报告的规定,除道路交通、火灾和水上交通事故之外的其他事故,人员失踪超过()天的,可以按照死亡事故进行统计报告。
- 2、 企业至少每三年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更新。( )
- 3、 风险管控的原则是上级负责管控的高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低风险,各负其责。( )
- 4、 金属冶炼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
- 5、 风险与隐患之间无本质区别。( )
- 6、 根据风险的定义,风险评价时事故可能性L取值与现有控制措施是否完善没有关系。( )
- 7、 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对于企业排查出的重大事故隐患,应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由企业所属车间、分厂、区队等单位的负责人组织实施。()
- 8、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应由安全部门负责人实施隐患治理方案。
- 9、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组织落实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措施,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事故隐患,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督促落实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
- 10、 从业人员在本生产经营单位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3个月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车间(工段、区、队)和班组级的安全培训。
- 11、 液化石油气瓶组气化站应采用自然气化方式供气。
- 12、 重大危险源与重大风险二者之间有本质区别。( )
- 13、 反射炉燃烧器的点火不成功,应立即进行放散作业,用排烟机运行3-5分钟,排净反射炉内可燃气体,然后重新点火。
- 14、 组织机构发生变化而风险点、危险源、控制措施没有变化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可以不变。( )
- 15、 依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规定,下列费用中,不应列入安全生产费用的是()。
- 16、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
- 17、 用敞口容器配制稀酸时,要先加好水,然后缓慢将(),速度以稀释过程中的温度不超过60℃为限,严禁将水往酸里倒。
- 18、 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 19、 以下方法中不是危险源辨识的方法的是( )。
- 20、 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 )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 21、 某植物油加工厂生产采用的是油脂浸出工艺,以先进的化工萃取法提取大豆油脂,生产具有机械设备、厂内运输车辆等,生产的植物油闪点大于60℃。植物油浸出车间为单层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为125㎡,
在同一时间的作业人员不超过10人。为了做好危险源辨识。厂安全主管甲给全厂职工进行了一次安全培训,讲述厂危险源、事故隐患、事故致闪理论等。甲指出,由于植物油及其加工原料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因此我厂存在大量的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甚至是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比如,植物油浸出过程中,植物油临时储罐的储汕量很大,构成重大危险源;植物油浸出车间有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可能有误操作,因此植物油浸出车间就是重大事故隐患。甲进一步解释说,危险的程度可用危险度表示,危险度是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函数,也就是说,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严重性越大,生产系统的危险度就越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通过降低人的不安全行为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通过降低物的不安全状态降低事故发生的严重性。比如,减少植物油加工原料(大豆)储存区的原料储存量可以降低储存区的事故严重性。再比如,植物油的成品油储罐中储存的植物油越少,其事故发生的严重性越小,因此为了降低成品油储罐区的风险,应将大的储油罐改造为多个小储油罐,即当需要储存5000t成品植物油时,用10个1000t储罐比用五个1000t储罐的风险小。请根据上述场景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关于危险源与事故隐患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22、 A铜业公司是某大型企业的控股子公司,2009年,A铜业公司新建采用艾萨熔炼技术生产铜及硫酸的项目,项目于2009年1月开始建设,9月10日投产运行。项目主要工艺设备有艾萨熔炼炉、电炉、余热锅炉等。艾萨熔炼炉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经热交换后产生蒸汽,热交换后的烟气经除尘净化系统处理后排放。余热锅炉设计额定蒸汽压力2.5MPa、额定蒸发量35t/h、额定蒸汽温度350℃。
2009年11月24日20时,当班调度甲听到一声巨响,随即在监控系统屏幕上看到余热锅炉房有大量蒸汽喷出。甲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立即拉响警报,通知紧急停炉和现场人员撤离,报告公司总经理乙。乙接报后,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赶往现场指挥救援。21时,经人员清点,仍有5名职工下落不明,乙派2名工人进入现场查看情况,因现场蒸汽太大,2名工人被烫伤。于是紧急外调防护服,救援人员穿上防护服进入余热锅炉房,发现有4名职工死亡、1人重伤。
事后查明,事故发生时余热锅炉的运行压力2.3MPa、蒸汽温度310℃,从熔炼炉到余热锅炉的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爆裂,大量高温饱和蒸汽喷出,导致现场人员伤亡。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420万元。请根据上述场景回答下列问题。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属于()。
- 23、 如在()的平台上工作,为了防止工具和器材掉落,应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如铺设木板等。
- 24、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应与企业现行安全管理体系紧密结合,应在企业(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风险分级管控,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
- 25、 ( )应综合考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性、暴露浓度(强度)间、防护水平等因素,通过合适的风险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分级。
- 26、 A铜业公司是某大型企业的控股子公司,2009年,A铜业公司新建采用艾萨熔炼技术生产铜及硫酸的项目,项目于2009年1月开始建设,9月10日投产运行。项目主要工艺设备有艾萨熔炼炉、电炉、余热锅炉等。艾萨熔炼炉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经热交换后产生蒸汽,热交换后的烟气经除尘净化系统处理后排放。余热锅炉设计额定蒸汽压力2.5MPa、额定蒸发量35t/h、额定蒸汽温度350℃。
2009年11月24日20时,当班调度甲听到一声巨响,随即在监控系统屏幕上看到余热锅炉房有大量蒸汽喷出。甲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立即拉响警报,通知紧急停炉和现场人员撤离,报告公司总经理乙。乙接报后,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赶往现场指挥救援。21时,经人员清点,仍有5名职工下落不明,乙派2名工人进入现场查看情况,因现场蒸汽太大,2名工人被烫伤。于是紧急外调防护服,救援人员穿上防护服进入余热锅炉房,发现有4名职工死亡、1人重伤。
事后查明,事故发生时余热锅炉的运行压力2.3MPa、蒸汽温度310℃,从熔炼炉到余热锅炉的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爆裂,大量高温饱和蒸汽喷出,导致现场人员伤亡。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420万元。请根据上述场景回答下列问题。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该起事故的类别是()。
- 27、 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 28、 企业应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 )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现企业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常态化。
- 29、 关于《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下列内容错误的是:()。
- 30、 接触比值是工作场所劳动者接触某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实际测量值与相应最高允许浓度的比值。( )